跳到主要內容
:::
:::
軍訓教育沿革

學生軍訓簡介
中華民國憲法第一五八條:「教育文化以發展國民之民族精神、自治精神、國民道德、健全體格、科學及生活智能」。學生軍訓秉此精神,藉推展學生軍訓教育及協助學生生活輔導,以振奮民族精神,激勵愛國情操,充實軍事知能,鍛鍊強健體魄,陶冶高尚品德,培育完美人格,使學生成為允文允武、術德兼修的愛國青年 。

學生軍訓目標
1.振奮民族精神,激學生愛國情操。
2.充實學生軍事知識,實現文武合一教育。
3.陶鑄學生武德武藝,強種強國。
4.培養學生良好生活習慣,陶冶高尚品德。
5.保持校園安寧,維護學生安全。

 

我國軍訓教育的沿革

一、西元一九一-一九四九年

  一九一二年中華民國成立,蔡元培先生就任教育總長,發表育意見,以「軍國民主義」為首項,除為強國保國之外,更以之對抗軍人之專政。民國四年全國教育會聯合會討論軍國民教育實施方法,經決議通過並送教育部實行。中等學校講授軍事學大要,實施兵式操、射擊、予外運動等。

  民國八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,由於代表軍國民教育的德國遭到慘敗,軍國民的教育思想也因之式微。當時為避諱軍國民教育之名,而改為「學校軍事教育」,民國十四年江蘇省教育會設「學校軍事研究會」,同年中華教育改進社年會,通過「實施軍事教育,以養成強健身體」,為教育宗旨之一。陳啟天先生力主在學校實施軍事教育,並列舉四大理由:第一、軍事教育可以養成健全體格;第二、軍事教育可以養成整齊習慣;第三、軍事教育可以養成尚武精神;第四、軍事教育可以養成自衛能力。民國十七年五三慘案發生,全國悲憤,當時大學院(教育部前身)於南京召開第一次全國教育會議,通過「中等以上學校軍事教育方案」高中以上學校學生,應以軍事科為必修,女生應習看護。大學院設訓練總監,部考選軍事學校畢業學生為教官。省市教育廳局內設立國民軍事訓練委員會,負責推行各省市高中以上學校學生軍訓。該方案並明訂學生軍訓須做好下列工作:

  1. 運動及體育,多加時閶、把近乎玄學的理論功課減少。但職業科仍須兼重。
  2. 兵式操,年在十五歲以上的男學生,每早或每晚練習一次。
  3. 星期遠足,男生每星期舉行一次。
  4. 軍訓知識,每期至少四小時
  5. 看護術,女生習,男生可以不習。
  6. 普通教育,傾向於軍事方面,例如地理注重軍事地理、軍事地圖;歷史注重民族競爭史、國恥史;科學兼重軍用機械軍事工程;文學多讀鼓勵勇氣的文章。
  7. 校長教職員學生同甘苦,共守紀律,信賞必罰。以軍隊的生活為生活,以軍中的紀律為紀律。

  自民國十七年五月,全國教育會議通過「中等以上學校軍訓教育方案」,迄民國二十六年抗日戰爭爆發,其間軍訓制度日臻健,全如軍事教官任用章程、軍訓教官服務條例、軍訓教育查閱章程、軍事教則、軍訓教育編訂、軍訓實施方,式以及軍事教育管轄系統之建立等,均日漸完備。重視文武合一教育之理念,便成為教育救國、自強圖存之風尚。對培育守紀律、負責任、明禮義、知廉恥之現代國民,及鼓舞愛國情操,淚勵民心士氣,蓄積抗戰國力厥功至偉。八年抗戰,學生軍訓在國家面臨強敵入侵,民族瀕臨生死存亡的關頭,對激勵民心士氣,堅定抗戰必勝信心,其貢獻尤為卓著。其後,號召知識青年從軍,一起響應,蔚成波瀾壯闊的愛國從軍運動,並在印緬戰區,創造了輝煌的戰果,為我國學生軍訓史上寫下了光榮的一頁。

  抗戰勝利後,中共以學校為其鬥爭的另一戰場,而大專院校更為其組織發展的重要目標;其豢養之職業學生,乘隙把持學校,製造事,鼓動學潮,以「反對校長」、「反對訓導」、「反對教授」、「反對會考」、「反美帝」、「反壓迫」、「反征兵」、「反內戰」等為口號,幾乎無所不反,煽動各大中學罷課、示威、遊行、暴動......如昆明「一二一血案」、重慶「校場口事件」、北平「沈崇事件」、南京「五二0事件」......等。釀成校園動盪,困擾政府,破壞施政,打擊民心士,也造成了社會動盪的不安。政府為求政治安定,對共黨陰謀,始終採妥協與包容態度,學生軍訓亦因而趨於式微。

二、西元一九五一年迄今

  政府播遷來臺,先總統蔣中正先生鑒於文武合一教育,對民族的盛衰影響遠,乃於民國四十年決定恢復學生軍訓。教育部與國防部會頒「臺灣自中等以上學校學生軍訓實施計畫」,並由國防部選拔優秀軍官幹部十八員擔任軍訓教官;當年九月由臺灣省八所師範學校先行試辦,民國四十一年四月教育部公布「高中以上學校,學生軍事精神體格及技能訓練綱要」,當年九月預備軍官第一期開訓為大專畢業生服預備軍官役的開始。

  民國四十一年十月三十一日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成立,學生軍訓工作遂由救國團負責主管。民國四十二年七月,全省高中全面實施軍訓,專科以上學校亦於民國四十三年開始實施。學生軍訓的重建於焉始定。民國四十九年國家建設逐步步入正軌,政府為使學生軍訓制度化,乃於七月一日明令學生軍訓移歸教育部主管,正式納入教育體系。自學生軍訓教育在臺重建後,其間國家雖面臨各種橫逆衝擊和中共的統戰,及近年來社會的快速變遷,群眾運動不絕如縷,但我們各級學校的校園始終能保持祥和寧靜,校風樸實,人才輩出,促進了社會的安定,也開創了國家繁榮與富裕的局面,增強了國家的總體戰力。其間學生軍訓之貢獻實乃有目共睹之事實。

消息公佈欄

時間類別單位標題發佈點閱

全民國防教育最新訊息

時間類別單位標題發佈點閱

防詐騙新聞網

編號時間類別單位標題發佈點閱

交通安全教育消息公佈欄

時間類別單位標題發佈點閱

防制藥物濫用消息公佈欄

時間類別單位標題發佈點閱
跳至網頁頂部